Thursday 20 November 2014

海外交流大不同

庆典开始前的升旗典礼
节令鼓在新加坡的学界里,可说是一项比较“另类”的课程辅助活动。说它是“另类”,因为目前在中小学、理工学院等学校中,只有约10支节令鼓队。可是,节令鼓在本地却是一个受欢迎的表演节目,在各种全国性、学术性等大大小小的活动、庆典上,都可以看到节令鼓队的身影。这种表演形式不只在新马一带受欢迎,近年也开始受到中国的注意。
        
我校中正中学(义顺)与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第二分校(以下简称为 “人大附中二分校”)结为国际友好学校已经有好几年了,而经过数年的接触和互访,人大附中二分校的师生开始认识节令鼓这门表演艺术,并对它产生了兴趣。在人大附中二分校的刘伟民、贝凤英两位校长的倡导下,由我校提供可能的协助,花了约一年的时间,终于成立了中国第一支,由人大附中第二分校的初二年级30多位中学生组成的中学节令鼓队。
         
在10月16日至22日,节令队由我校叶天泉校长亲自率团到人大附中二分校进行访问和交流,并在该校的五十周年校庆典礼中呈献表演。这是继2006年我校节令鼓队到北京鼓楼表演后,第二次到北京作公开表演。
         
中正(义顺)节令鼓队为庆典彩排
中正(义顺)节令鼓队在庆典上的表演
我校一行30多人在16日抵达北京,17日就到访人大附中二分校,并进行节令鼓队交流和彩排。当天早上,人大附中二分校的校领导热情地欢迎和招待我们,令我们觉得格外温暖。接着,我们和人大附中二分校的节令鼓队进行交流和相互观摩表演,让大家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互动,我们都为他们在短短两、三个月时间内取得的进步感到震撼。过后,我校节令鼓队和人大附中二分校节令鼓队共同参加五十周年校庆彩排。
         
中国国务院参事刘彭芝校长在50周年校庆座谈会上讲话
(右一是:人大附中二分校刘伟民校长、右二是:中正(义顺)叶天泉校长)
人大附中二分校节令鼓队在庆典上的表演
18日早上 ,我们一大早就到达人大附中二分校,准备为我们的友好学校作精彩的表演。当天出席庆典的嘉宾,有:中国国务院参事、人大附中联合学校总校刘彭芝校长,及北京市教育局和各院校的领导,此外,该校的数千名校友和学生也参加了庆典。在庄严的升旗典礼后,五十周年的校庆庆典正式开始。人大附中二分校和
两校节令鼓队进行交流
我校的节令鼓队都呈献了精彩的表演,赢得来宾们热烈的掌声。如此耳目一新的表演得到当地各院校领导的高度评价。两支鼓队的交流和表演,不仅带给学生们宝贵的学习经验,也加深了两校间的友情。两校的领导有感于这样互助有益的活动,初步协议可让两校的节令鼓队每两年进行互访和交流。

         
除了节令鼓队的交流和表演,我们当然也没有错过当地的课堂学习和参观当地的历史古迹。过往,这些历史名胜都只是书本和网络上的图片而已;可是,当同学们亲身踏上了这些历史悠久的古迹时,不禁开拓个人的视野,也加深了对中国文化的认识。
        
这次的交流活动,不只是到学校听课交流和参观文化古迹,更把新马一带的节令鼓表演介绍给远方的朋友,真是不一样的海外交流经验。盼望节令鼓这门新马特有的表演艺术,真的能够在北京落户生根,遍地开花!我们也期盼着两年后的两校节令鼓交流!



叶云标、孙建光老师
联合撰稿

Wednesday 12 November 2014

29后

29后
1985年毕业同学会
后排(左起)傅成万(4D),廖槐汉(4E),涂钰声(4E),翁少雄(4G),赖志群(4G)蔡敏馨(4G),翁天佑(4E)和吴德凯(4E)
中排(左起)王翠娟(4D),黄淑贤(4H),傅玉燕(4H),陈秀珍(4H)和林秀琴(4H)
前排(左起)赖慧君(4C),蔡清慧(4F),郑泉兴老师,高慧(4H),,王如玉(4H)和陈易新(4H


时间荏苒,白驹过隙。29年是个怎样的概念,人生又有几个29年?
是的,自中正毕业后,事隔29年我们团聚了!

20岁以前忙着读书,30岁以前忙着打拼事业,40岁以前忙着照顾孩子,40岁以后终于腾出时间找昔日的同窗朋友了。寻寻觅觅最后在机缘巧合之下,先是找到淑芬和敏馨,再由敏馨找到少雄。了不起的少雄又帮忙找到好多好多同学。一切就像滚雪球一样,我们的whatsapp chat 越加越多人,也越来越热闹。最后由我发动,邀请了郑老师并召集大家,选了良辰吉日到我家来聚会。

十一月六日的傍晚,我抱着满怀的期盼,望着一一出现在我家门前的友人。那似曾相识又颇为遥远的感觉,让我一时措手不及。每张看似陌生的脸孔,又仿佛能够寻觅当年青春的羞涩。再仔细端详后的霎那,一切似乎遥远的记忆被唤醒了,脱口而出的名字,在对方绽放的笑脸中获得验证。果然,没有认错人。在一阵尖叫声及拥抱之后,洋溢着欢乐的每一张脸孔,踏着愉快的步伐走入我家大门。

大家一坐下便迫不及待地开始交谈着,“你现在在做什么?”“你结婚了?”“有没有孩子?孩子多大了?”连珠炮似的问题不断抛向对方。大家都急于想知道在这过去的29年里,我们都是怎么过的,我们过得好不好,还有和其他同学联络吗?当我把四本校刊摊在书桌上时,大家簇拥而上围成一团,指尖飞快地翻阅校刊,不断叫出同学们的名字,兴奋之情宛如少年时候的我们。可见年龄只是一个数字,真正不老的是一颗童真的心啊!

吃了我精心为大家准备的Laksa 之后,我提议每位同学将自己这29年来的人生浓缩在十分钟内,一一向大家汇报。我们一边吃着少雄特别定制的蛋糕,一边听着大家细数自己的人生。在短短的十来分钟内,将自己自中正毕业后的际遇做一个总概括,确实不可思议。原来行走的人一步一脚印,走来不尽然一帆风顺,但若干年回首之时竟是一份坦然、一份轻松,仿佛这人生是别人的,我们只是在讲述一个别人的故事罢了。让我极为动容的是同学们好学进取的心并没有随着离开中正而画上休止符。有潜心研究数学教学法的玉燕、有为提高自己语文修养而继续进修中文的易新、还有已是四个孩子的爹的志群,定下目标继续学习为了圆母亲的梦。当然还有其他在各自的领域中不断进修、努力,发光发热的同学们!这不禁让我想起当年站在湖边参加降旗礼,唱了四年的校歌,望了四年嵌在湖边“好学力行”的校训,也许就是在这潜移默化之间深深地影响了所有的中正人。仅仅四个字就已足够引导我们以积极正确的态度走一走这趟人生之旅。

这次穿梭时光的聚会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于午夜时分结束了。临别时大家的脸上伴着一抹不舍,但更多的是洋溢的激情。“一定要再聚!”大家嘴里纷纷嘟嚷着。时光常在不经意中流逝,但带不走的是同学们彼此之间的浓厚情意。这次的聚会仅仅是个开始,我们期盼着更多的十年、二十年的友谊长存。我们期盼着再次的相会!

大哉中正, 悠久无疆!!!



高慧 撰写
2014年11月11日